第五百三十一章:严防死守不惜命-《蹉跎惘少》
第(2/3)页
“管涌”是水在大坝土壤孔隙中的流速增大,引起土的细颗粒被冲刷带走的现象,也有是在河水处于低水位时,一些小动物的洞穴所形成。
“千里大堤,毁于蚁穴。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上级命令严防死守的圩破了,这些不惜生命,日夜守护在圩埂上的人,这会相互埋怨起来。
这圩一破,水位下降,险情是得到了解除,可农田里的庄家损失就大了,他们少不了要挨上级领导的一顿训斥。
肖尧没帮上忙,趟着齐膝深得水,肖尧继续往厂区出发,这时险情已解除,也没人有闲心来阻止他过河了。
肖尧出院回家,由于天气原因,肖父在见到肖尧进厂才知道。他看着儿子又是生龙活虎的站在自己的眼前,老怀大慰。
“老王啊,中午多加两道荤菜。”
肖尧来到厂里,只是到他父亲这报个到,顺便把进水的胶靴换掉。在他转身走后,肖厂长立即吩咐小食堂的师傅,中午给儿子加餐。
“肖尧,你还疼吗?”
小玲看着肖尧那缺少三颗牙齿的口腔,心里很难过。在肖尧住院期间,她多次想去看望,可肖父一直不让,只说他现在没事,她也不敢不告而辞。
“傻瓜,早就好了,是医院不让我出院,要不我早就回来。他们把那些没用的补药,使劲塞给我吃。我估计他们是卖不掉,逮着我这个冤大头就不放。”
“你就会埋汰人,人家医生还不是为你好?”
小玲对肖尧的歪理谬论很不赞同,在他俩继续瞎聊的时候,厂里下班时间到了,不少的年轻工人,早就见到肖尧伤后归来,但苦于在工作时间不能离岗,这一下班,都跑了过来。
人一多嘴就杂,这个问他伤势如何了,那个问他为啥被打伤了,也有人愤愤不平,怂恿肖尧去找回场子。一时间,七嘴八舌不停口。
“行了,行了,你们就不能说些好听的?谁要再敢撺掇他去报复,我立即就去告诉厂长,直接把他赶回家。”
小玲听着听着就觉得不是那话了,她在肖尧父亲身边工作,知道这事马校长来找厂长谈过。她对于这些男同事鼓动肖尧报仇很不满,这其中的关键,她还是担心肖尧的安危。
小玲一句话,浇灭了大家的煽风点火,他们又不敢对小玲怎样,毕竟她说的在理,只得悻悻的一一和肖尧道别。
“肖尧,你别听他们瞎咧咧,马校长来和你爸说过这事,具体怎么样我不清楚,但我听到你爸说这事他就不插手了,完全按照学校的意思来办。”
肖尧在医院也听到一些风声,说是这次参与打架的人,全部都被记录在案,肖尧的医疗费用 ,都由他们按照医院要求,全额支付,至于后续赔偿,肖尧不得而知。
但参与打架的人,都没有被抓。原因是肖尧的同学有错在先。他是在早读时,嫌路边的大鹅叫声吵了他,,他就拿起石头去砸,撵的一群鹅到处乱扑腾。
养鹅的主人家赶来理论,他不但不收敛,最后还和主人家因言语冒犯动了手。而肖尧赶来时,他们一时认为肖尧是要来帮着同学打架的。
这些村民,有不少人见过肖尧在操场练武,他们就来个先下手为强,在肖尧完全没有打架意识的情形下,众人一哄而上,把肖尧打伤。
在这群人里,有六个人是亲兄弟,他们是一个老红军后代,其中有两个还是退伍军人。县里武装部也出面,和学校协商化解此事,要求控制事态发展,避免扩大影响,造成不良后果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