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七十一章 杨老的迟疑-《走进不科学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好了,默里,那些华夏人的事情就到此为止吧,反正以我们目前掌握的消息依旧只能瞎猜。”
    “所以与其做个好奇宝宝,不如去我家喝杯酒——我家还蛮大的,玩累了就直接睡觉,没问题的。”
    而就在盖尔曼懵懵懂懂被约翰带走的同时。
   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。
    一间僻静的小院内。
    三位明显是黄种人的男子亦在进行着一次无人知晓的秘密谈话。
    “小杨。”
    坐在桌子右边的是一位年纪稍长,鼻头极其硕大的男子:
    “小杨,移民局最近有找你吗?”
    听闻此言。
    坐在他对面的杨老.不对,应该说是小杨犹豫片刻,缓缓点了点头:
    “嗯,他们一直都在找我,不过我一直都没有同意。”
    李景均又看向了另一位年纪和他差不多大,前额有着极其明显斑秃的男子:
    “省身,你呢?”
    陈省身轻轻点了点头:
    “也有找我,两位,实不相瞒,我已经和移民局达成初步的协议了。”
    现场的氛围顿时一滞。
    李景均忍不住坐直了身子,整个人向前倾了不少:
    “省身,你已经签字了?”
    “额,那倒没有。”
    陈省身似乎对李景均的反应有点意外,愣了几秒钟才反应过来:
    “不过也快了,大概下个月月底或者下下个月初吧。”
    接着陈省身迟疑片刻,斟酌着对李景均说道:
    “景均,你今天急冲冲的带着小杨来找我.该不会是想说服我们回国吧?”
    李景均重重点了点头。
    陈省身闻言忍不住与小杨对视了一眼,都从彼此眼中看出了浓浓的惊讶。
    要知道。
    如果要给在场三人不,准确来说是所有还在海对面的华夏科学家排个【最不能回国】的顺序,李景均理论上妥妥能够坐三望二争一。
    毕竟
    李景均算是逃出国的。
    李景均是津门人,1932年考入金陵大学农学院,1936年毕业后赴康乃尔大学攻读遗传学和生物统计学,获博士学位。
    之后在芝加哥大学、哥伦比亚大学等研修解析几何、概率论和统计学等,1941年回归华夏。
    然而遗憾的是。
    这位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返回国内报国的热血科学家,在建国的那一年却被人设了个局。
    于是一年之后李景均告别了亲朋好友,带着妻子与女儿重新来到了海对面。
    但即便如此。
    李景均在后续的五十多年间,也依旧没有换成海对面的国籍。
    同时每逢华夏春节,李景均也经常会组织一些华夏留学生开展团契,他最喜欢唱的就是《保卫黄河》。
    但是
    尽管李景均的爱国之心炽热无比,但目前国内的看法对他来说显然是不太友好甚至可以说极其恶劣的。
    这种情况下他为什么会一改常态,主动来联系陈省身他们呢?
    或许是猜出了陈省身的想法。
    李景均忽然警惕的超周围看了几眼,随后无比小心的从身上取出了一封信纸:
    “省身,小杨,你看看这个。”
    陈省身扫了他一眼,顺势将信件接过,放在面前看了起来:
    “李景均同志敬启”
    这封信的字数不算很多,但内容上却把写信人想要表述的想法都表述清楚了:
    对方表示欢迎李景均回国,在学术方面不会对他任何的限制,同时国内目前还掌握了某些新技术,李景均完全不用担心回国后需要转职到其他方向云云。
    过了片刻。
    陈省身从信件上抬起头,重新看向了李景均:
    “景均,光是这封信就让你心动了?万一是空头支票呢?”
    李景均对这个问题显然有所准备,闻言指了指信的尾部:
    “省身,你看看落款的名字。”
    “落款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