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三章 似乎有些不正常-《走进不科学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徐云摇看了他一眼:
    “富婆报销。”
    希生:“?????”
    看着满头问号的希生,徐云并未深入解释。
    对于希生这样的买办人士,他一直坚信一个道理——这些人可能坏,但绝不会蠢。
    实际上恰恰相反。
    这种人往往在看人接物上有着远超常人的精细与敏感度,稍不留神就可能陷到对方预设的坑里。
    历史上的1850年一鸦早已爆发,当时的英国人在国内属于绝对的大爷,稍有不满便会掀桌子。
    而希生在这些侵略者面前都能游刃有余,情商这块决然要远高于常人。
    所以在他面前,徐云宁愿把水搅乱,也不愿陷入对方的节奏。
    眼见徐云似乎没什么闲聊的兴致,希生便也不再套近乎了,而是话锋一转,说道:
    “罗峰小哥,不瞒你说,老夫此番蒙上官看重,得了个交接点数部分货物的活计。”
    “所以可否烦劳小哥传个话,就说编号三十五至七十的展品需人校对,请不列颠国派个管事的过来协助一番?”
    徐云这次倒没拒绝,毕竟这本就是他的职责来着。
    于是他转身回到比格·艾斯身边,将这些话告诉了对方。
    “三十五到七十.”
    比格·艾斯翻动了几下手中的记事本,扭头朝边上的一名肥胖中年人一招手:
    “克莱恩,你随他去吧,记得连同编码在内一同拍照。”
    名叫克莱恩的男子点点头,指着胸口的相机说道:
    “明白。”
    点数、并且拍摄货物存档。
    这是双方在参展协议签署时就约定好的重要环节。
    毕竟这年头英国还不太了解东方,为了避免出现扯皮的事情,卸载货物前的点数工作就显得极其重要了。
    得到允诺后。
    徐云带着克莱恩走到希生身边,简单介绍完身份,三人朝三桅木帆船走去。
    希生他们乘坐的这艘船长度足足有五十米,宽度接近十五米,通体木制,比历史上的耆英号还要大点。
    据希生介绍,这艘船叫做“洪泽”号。
    与其他大型帆船一样。
    “洪泽”号的船身两侧各有着两条呈汉字‘八’状分布的木台阶,宽度大概一点五米左右。
    其中一条用于上下人,另一条负责装卸货。
    当徐云和希生走到甲板上时,耳边恰好传来了一阵号子声:
    “一、二、三,抬起!”
    “左边左边,好,往前,往前!”
    徐云和克莱恩同时顺势望去。
    出声的是十多位梳着辫子、身穿白大褂的东方人。
    这些是先一步上船卸货的苦力,由田才明出面招募,人数据说有三四十人。
    不过这年头的东方人见多了也就那样,因此徐云只是匆匆一瞥,便准备继续跟着希生前进。
    然而就在他准备收回目光之际,他的余光骤然扫到了其中一人。
    那是一个头领模样的男子,身材高大,脸上一道刀疤极其引人注意。
    这也是徐云第二次见到这条刀疤了。
    没错。
    此人便是徐云当初在伦敦回酒店途中,遇到的那位甩田浩所巴掌的东方人。
    按照车夫的说法。
    对方名字的发音应该是叫siyuepiao,不过大概率和实际姓名存在出入。
    因此如今徐云在意的并非是对方的名字。
    而是
    这个刀疤脸出现在这里,是巧合还是另有他因?
    虽然按照当时加尔奥的说法,刀疤脸是个码头运货的劳工头目,被招募到这里倒也合情合理。
    但根据当初刀疤脸的表现来看。
    他的身份应该不止是苦力头领那么简单,至少和英国警察方面有着一定的牵连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徐云又想到了田才明的身份。
    早先提及过。
    田才明作为一名东方人,能够在1850年成为市议院的议员,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抱住了某个势力的大腿,做个白手套之流的马仔。
    那么他和刀疤脸男子之间,会不会有其他一些关系呢?
    徐云感觉自己已经触及到了某些谜团的边缘,但却离真相还有好几章的距离。
    就在徐云出神之际。
    他的耳边忽然响起了希生的声音:
    “罗峰小哥,伱怎么了?”
    徐云这才回过神,看了眼身边的克莱恩,轻轻摇了摇头:
    “没事,只是从未见到这般风格的帆船,一时有些惊讶罢了。”
    “希先生,请吧。”
    希生对徐云的解释倒也没太过怀疑,他在粤省的时候可没少遇到过没见识的泥腿子:
    “请。”
    随后他带着徐云和克莱恩走向了甲板的另一侧。
    三桅木帆船是一种典型的强载船,字如其意,它的船上有三根桅杆,能利用65度角以内的风行驶。
    第(2/3)页